[想要乾濕分離的浴室]
浴室加裝一片強化玻璃讓乾濕分離的效果更好。
(原來光是浴簾是不夠的。最初的設計想法是強化玻璃推門,為了降低費用所以用開放空間的思考,結果因為浴簾會飄,洗澡時水還是會落在乾區地面,這樣就失去乾濕分離的意義,只好多裝一片透明玻璃門片。沒有門片,就是隔屏意義的玻璃而已。)
結果,來的玻璃,固定用的螺絲洞又開錯了一個洞。工頭說交付的玻璃訂單沒有下面的固定孔......
我好害怕固定時會釘到水管,一直哀嚎不要釘不要釘不要釘不要釘...
我可以退貨,對吧。但是我沒有。
工頭一再保證不會鑽到水管,又打電話問了水電,一直不確定。
不要再說了,不准鑽,不准釘。
也許固定的效果比較差,只鎖了上方螺絲,下面的,就用膠固定了。即使不夠牢靠也不至於傾斜或者發生意外。
(不要想著發生意外。必須丟棄這個念頭!)
我說:這個房子脾氣不太好,你們惹不起。
裝好了。
[關於傷痕]
據說這個房子在起建(原來的自地自建)時結構上就有許多問題。
一般的消費者是沒有辦法判斷的。
我常常想,是要多有經驗才能知道這個房子有體質上的先天不良呢?
諸如水泥成份不對,所以時間一久就會澎起來,鋼筋鏽蝕外露。
例如粗糙的工法導致接縫處變成水路,造成日後的漏水,禍延三個室內空間。
更甚至長久沒有人居住,潮濕,高溫,招來白蟻。
所有固定式的木料裝潢都已經拆掉了,甚至沒有天花板,我把這個房子的傷痕都暴露出來,過往歷歷在目,一目了然。
頂加貼壁布,選了白色的,還是進口的,施工的師傅說沒有人用這種的啦,又薄,又會把牆壁的缺點暴露出來,感覺不會平平的,這牆壁有過壁癌,貼了還是不會平唷。
我說:現在還有壁癌嗎?
沒有。
我:那你就貼吧。
工頭接著又去看外壁。因為屋齡也有27年(接手時是10年屋齡,如此這般又過了17年),他說,外壁磁磚縫的水泥表面確實老化,會含水,我去買材料,我幫你刷透明防水漆。
我:好啊。
我比2007年3月,比2010年7月都要更有經驗了,關於修理房子這種事。
學費所費不貲。比花錢更幸運的事情是,這個工頭一直在幫我想辦法。
這房子老了。老了就更需要保養。
房子的傷痕一如人的傷痕,會留疤,我的方法是坦白,捨棄了遮掩,否認,假裝安好,我需要誠實。
我想,我的房子也同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