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粉齡沒有太長,可我也是粉籍在神話的「神話創造」。
是團粉。這團被稱為神經病天團除了是還在線上活動的韓流、一代、長壽、男團之外,
這6個人湊在一起時的化學作用十分迷人,我喜歡的團隊精神至始至終都吸引我,
團隊能「團」得起來並不是溫良恭儉讓成就的,也不是隊長特別領導有方,
雖然粉齡沒有太長,可我也是粉籍在神話的「神話創造」。
是團粉。這團被稱為神經病天團除了是還在線上活動的韓流、一代、長壽、男團之外,
這6個人湊在一起時的化學作用十分迷人,我喜歡的團隊精神至始至終都吸引我,
團隊能「團」得起來並不是溫良恭儉讓成就的,也不是隊長特別領導有方,
最後的最後,把防塵布用塑膠繩捆成一落,等著晚上送回收車。
那些年因為暫時定居在北京,台北的所有的家當,不是裝在塑膠的收納箱裡面,就是用防塵布蓋著。
相隔一段時間回到台北,塑膠箱的就還是原封不動,第一件事便是揭開防塵布,然後大洗特洗,如果不這麼做似乎整天都想打噴嚏。
防塵布因為尺寸特別,還是當初專門跑一趟永樂市場,專挑人家的「布尾」,花色不對也沒關係了啦,選了三塊順眼的,就這樣用了這麼多年。
以後我可能都不會再用到這麼大體積面積的防塵布了。
親近的後輩邀請我,下次來基隆我們去菜市場喝咖啡。
如今在台灣生活型態絕大多數的人都離不開咖啡了。
小七這種便利商店就真的是轉角遇到愛,各種飲品也不會輸給手搖店,全部都是便利商店的店員一杯一杯做出來的,
甚至這中間還要幫客人結帳,找到店付款的包裹。
等一杯咖啡的時間也不會太久。
我一定要相信我的直覺,就算常常不準,也要當成準的來看,看起來很新的中古屋舍,流程中鏡頭轉到浴室...
馬上就看到天花板從裝飾板材的接縫瀰漫黑霉色的污跡,很直接的問說,這浴室有漏水嗎?
說是沒有。只是是發霉而已。(... ...)
不管有沒有漏水,我都不需要替它心存僥倖。況且,我又沒有要買。
我不知道我會不會過度解讀不欠的意思。不欠錢,不欠情,是磊落的,吃人一斤還人四兩的,甚至是不想有負擔的清爽人生觀。
但我一定某種程度上有認知障礙,人生在世怎麼可能不欠呢,某友也算精明能幹,他說他的人生觀就是無愧,大概是他講這兩個字的時候充滿了自負和傲慢的態度,從此無愧這兩個字有了負面的形象。
你無愧就無愧,犯得著端架子嗎?無愧到底是對自己滿意還是對別人銀貨兩訖?
不乞討本來就是基本道德。這位,把無愧說得很大,大到變成價值觀宣揚,似乎不以無愧當成人生中心價值的,就沒有人性美,在我看來他說的無愧也不過就是不欠,是扯平了,那個傲慢其實是強裝的堅強,他,不要對方施捨的任何東西,也就是因為這樣的聲張,表現出來他缺。討愛的當然是缺愛,否則,都將過往的人事,何必大聲說自己是俯仰無愧。
戀人要分手,說無愧,公司要離職,說無愧,奉養雙親,說無愧。說到頭都是自己擅長付出和安排,是大度,是雅量,是格局。
包工頭陳小龍幫我算過,認識我11年來,為我服務的居家空間設計和必要的維護和修繕費用,比一般家庭來得多。多很多。
我剛剛去銀行付掉可能是今年的最後一筆費用。
有時候我想要把事情講清楚,寫下來,記錄自己的生活,身邊的人和居家的物件都經歷了什麼,
或者我以前是樂此不疲的,
說是連續假期,對於不必用行事曆的人來說,還真的不知道休假補假究竟連假連成怎樣?
對於平常要準備小孩便當的妹妹來說,不用想便當要做什麼菜,才是放假的意義。
把休假的主婦找出來喝咖啡。如今我們要約個咖啡也是半小時就能見到面的時間距離,爽度提高。
如果有人偷聽我們的談話一定會很失望的,我與妹妹的話題雖然不是大白菜一斤多少錢這種民生大事亦非家國興亡匹夫有責,
這三年被COVID19關在台灣,忽忽三年(2020 2021 2022)已然三年、竟然已經三年了。
最後一次搭飛機是2019年11月從首爾回來,爾後想著要不然等農曆年過後再答應羅老闆上京當顧問,重操賤業。
反正我的剩餘價值大概只有羅老闆會用,也是因為老身殘敗,實在沒有力氣再跟年輕人日也操暝也操,如果還去北京,也就給自己畫一道退休前的最後一搏吧。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羅老闆在那年新年還給我發語音,說疫情過了就回來,可我是比較悲觀的,那時候武漢的情況讓人樂觀不起來,我不置可否,因為心裡實在沒底。
(想到就寫)
除了有做房地產廣告的經驗加持,用實地體驗、五感接觸是檢驗的唯一標準。
看房的準備動作:預算和地段,絕對正相關。口袋有多少錢辦多少事。將來10年的生活型態預想與規劃。(同學說要離醫院近一點,這個...我覺得離山水近一點,就會離醫院遠一點XD)
和仲介約看。如果介意,先過濾掉事故屋。開價比周邊房源便宜,一定有原因。過程中仲介坦承的房子有兩間。
頂樓的房客在過年前提早告知要退租了。
仔細算一下,從2015年初整理好房子租給W以後,已然過了7年。
這7年的時間有我一半以上的時間不是返京賺錢瘋狂出差就是居遊他城逍遙自在,自以為的勞逸結合。真正在台灣的時間不到一半,這一大半的後半截至今天差不多三年,居然是因為COVID19這該死的玩意兒才把我困在台灣的。
疫情初始,羅老闆說等狀況好一些,妳也休息好了,就回來。沒想到緊跟著席維尼不發入台證的緊縮策略之後,病毒直接把全世界各個國家的國門給關掉了。
應該沒有人會習慣這突如其來的限縮,限縮意味著自律地健康管理和撙節各種食物、資源、金錢和開銷。
某日。好朋友問我,昔日對我很好很好的婆家人是不是還有聯絡?
我想了一下...如果簡答,答案就是沒聯絡;但我稍稍提了一下之所以沒有聯絡的背景。
也是過年的這個時段,通常是從工作地點的北京回到台灣過年,這段時間台灣的親友才可能找到人約會吃飯見面喝咖啡。剛剛離開婆家的頭兩年,前婆家的姊姊曾經來過電話,基於關心和疼愛,她想要約個咖啡,但是我一聽到她的聲音就哽咽了,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每每接到她的電話,我就是單純的哭泣,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有這麼多眼淚流個不停,也不知道為什麼聽到她的聲音就語塞,就哽住喉嚨,甚至秉住呼吸,真是悶聲流淚喘不過氣來那種哭法。
我因為無法阻止自己一再在姊姊面前控訴她的弟弟,為了不讓我自己繼續口出惡言穢語,我讓自己決斷地消失在任何人面前,不出聲至少不再傷害她的弟弟。最後一次電話時,勉強哭著說,我現在還是會一直哭,沒有辦法跟妳好好的見面喝咖啡,等我比較正常,我們再約。她說好。
從那一年之後,我每年都會檢查一次,兩次,很多次,問我自己,可以跟姊姊喝咖啡了嗎?就在我自問的當下,馬上眼淚就流下來了。(寫字的現在,描述的當下也是流著淚。真奇怪啊。)
年初三。我已經吃了三天的白蘿蔔粥。中間做了紅豆+花豆甜湯,加入了妹妹冬至給的湯圓,因為很用心做,所以還是很好吃。
白蘿蔔粥是懶人蔬食,先是把白蘿蔔擦成絲,和白米一起送進電鍋,做成了沒味道的炊飯,然後分裝小袋。備餐時就從冷凍庫拿出一袋白蘿蔔飯,加很多水,有時加貢丸,有時加牛蒡天婦羅,加高麗菜加青菜,糊哩糊塗煮成一鍋白白的鹹粥,其實味道還不錯。
除夕是親族定義的節日,對我來說,也是可有可無的一餐晚餐,更何況,我很久沒有正正式式的吃晚餐,吃飯對我來說一直沒有辦法規律且兼顧營養,這實在很諷刺,我明明做飯做得不錯。有一回我繼續想下去,居然得出了省錢的結論。為了省錢也可以不用吃飯。
宣稱省錢的人冰箱有三種味噌,兩種韓式辣椒粉,一瓶專門給漬物用的青梅汁,一大罐新鮮的蝦醬;有友人餽贈的陳年蘿蔔乾,有鹹香的濕蘿蔔乾,還有乾爽的蘿蔔干;有中筋麵粉,太白粉地瓜粉玉米粉,還有酥炸專用的韓式煎餅粉。其實沒有人能看出這是一個省錢的糧倉。但是...我明明可以做一道很台的菜圃蛋,油大且香酥,可是我最後拿出手的都是全部丟進水裡,大火滾粥,加洗好的菜圃,起鍋前加個蛋攪一攪,蔥就不用麻煩不用加了。
有一年的年夜飯是來一客杯麵。有一年的年夜飯是買了好大一棵高麗菜。好幾年是去前世阿兄家吃的飯,這兩年避疫也就在家。大部分的年夜飯都是拜地基主留下來的那頓飯,一定有飯,一定有一隻雞腿,一碗簡單但是很有誠意的湯。今年除夕的第一餐就是地基主吃的排骨便當和白蘿蔔貢丸湯,不難吃,就是那個便當有自助餐餐廳地板的味道。隱約就是廢油的味道。
年前弟弟告知最近COVID確診人數都兩位數,年初二的回娘家還是先不回,並且還特別說明會擇期聚餐,不是忽略習俗。
只差沒有啾咪。
母親向來慎重其事,尤其生死大事,配合防疫還不行,如果不是家人要出門謀生,她大概會把至親都鎖在家裡吧。
是潔身自愛的人,我的親愛的母親。弟弟照本宣科,執行母后的懿旨,向來如此。
---分隔線---
圖說:照片中還有口號為活動應援。真是有心人。這個桌子應該是辦公桌。
事件導火線XD***小英挺同遭阻,全台陪小英吃早餐。
有時候能在社群軟體上發現一些企畫是很有意思的。前言是蔡英文第一次敗選當時,我與朋友討論到小英團隊對SNS的經營非常陌生非常不擅長。之後,小英團隊開始經營社群這個領域並使其活化,為了觀察它的活性和結果,關注了小英的社群帳號。一路下來,到勝選及後來,小英雖然本人硬梆梆的,但是在SNS上除了官方訊息之外,也偶有親民的互動。事件的近因(導火線)是小英挺同遭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