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麵包是免費的。不過,也可能就是點湯就一定會附上的。南瓜湯有點稀。我請服務員送胡椒粉,他聽了半天沒明白,後來他終於弄懂了,覆誦了一遍:哦~~~胡椒面(在東北,所有粉狀的東西都是"面",玉米面,就是玉米磨成的粉,胡椒面,就是胡椒粉)!只不過,我想要的是黑胡椒粉,送上來的卻是白胡椒粉。也無妨,增加風味的東西也是有特方色彩的,現在知道了,南瓜湯也可以加白胡椒粉的。在哈爾濱。
俄式土豆泥沙拉有點乾,不過加進去火腿屑一起調拌,風味立即不同了。多了火腿的香氣。很有餘韻的一品。
黑椒牛扒的醬汁很有懷舊的氣息,沒有勾芡就要加分,尤其黑椒採用研磨得稍粗的顆粒狀,品質也好,所以嗆辣香一起作用下,牛扒稍次的肉質似乎就掩蓋過去了。
(事有偶然,日前讀到一篇文章,說是台灣人吃牛排喜歡加很多醬汁,以為這才是正統。牛肉進口單位聲稱,很久以前進口到台灣的牛肉肉質不好,所以必須用大量的醬汁來調理掩飾肉質不好,沒想到現在上等牛肉只要稍微煎一下,僅以海鹽研磨調味,台灣食客反而覺得太過簡單,也不容易引起共鳴。)
瞎點一道熱菜,既然是西餐,所以就點了西式的炸乳酪來品嚐。外酥內軟,流出的乳酪軟滑香濃,趁熱吃,視覺效果也是驚人的好。
露西亞咖啡廳。華梅西餐廳。波特曼西餐廳。在西化得相當早的哈爾濱市造訪的三家俄式西餐,風情各異;露西亞也傳統,走田園風情,在舊住宅的客廳圖一份居家氣息。中央大街上的華梅西餐廳是聲名遠播的老店,內裝氣氛十分的波麗路(台北圓環的那一家西餐老店),波特曼西餐廳相對的就比較氣派,位置就是中央大街的側邊,多了一分退讓,進餐的悠閑則又多了幾分。
波特曼,portman。碼頭人。原來如此。
慕名而來,波特曼西餐廳。
地址:哈爾濱市道里區西七道街63號(中央大街側)
電話:(0451)4686888/4653322
午餐菜單:(兩人)
餐位費兩人 4元
俄式土豆沙拉一份 15元
南瓜湯 (兩人) 20元
科爾曼煎乳酪一份 38元
黑椒牛扒一份 32元
紅豆冰沙一杯 18元
港式鴛鴦一杯 16元
--------------------------------
共計 143元(人民幣)
露西亞的餐牌一翻開是介紹哈爾濱俄僑的背景以及餐廳的沿革,走文藝風;華梅西餐廳的介紹就印在餐紙上;至於波特曼呢,圖文並茂的介紹了哈爾濱發展與自家餐廳的關係。我在聖索非亞大教堂裏看到的老照片,這裡又回放了一次,哈爾濱的複習,在波特曼。
1905年哈爾濱有了第一家西餐廳之後,1925年創業的華梅西餐廳據稱是現在哈爾濱最老的西餐廳了,現在則是國營單位。而1997年成立的波特曼西餐廳稱不上任何第一,不過餐廳的氣氛可以說遠在華梅之上,挑高兩層建築,內部餐室屋頂有一面漂亮的穹頂,畫上老地圖,需要仰頭瞻望。留下菜譜慢慢的欣賞,這餐廳的用心,我也體會到了。
俄國菜的精神我並沒有過多的研究,但凡西餐體現的是慢慢吃(一道一道上),食物先上後來有節奏(冷的與熱的),講究優雅與禮儀(不同食物請用不同的工具,動刀動叉有學問),若有似無的音樂(波特曼還有現場演唱!),整體氣氛有賴佈置物與鮮花的烘托陪襯,這個西餐的西,不會讓人安上崇洋媚外的罪名,更多的是異國飲食文化對現在人追求生活情調的體驗。
日本人用眼睛吃飯,美國人用鼻子吃飯,中國人用舌頭吃飯。
我也喜歡中國式的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酒酣耳熱的淋漓盡致,圖一個逍遙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