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警語,要小心。


長像平實,很容易令人忽略實力。


吃粗飽。平民B級美食。辣味雞丁12元。

廣西桂林米粉,不期而遇的午飯,米做的粉條,類似台灣米粉湯的粗米粉,滋味來自澆頭,辣味不能只是辣,湯裡頭有豇豆發酵的酸味,開胃;疊加上辣氣息,因此引人入勝。嗜辣者,歡迎自行取用店家特製辣椒醬,小心,忒辣。

北京本身沒有發揚出京菜一系,要有,應該頒給食不厭精的宮廷御膳,可能還有格格裝扮的服務員位您傳膳佈菜。但北京確實大度能容的接收了來自大江南北的小吃或地方菜,來自各地的出外人,帶著刀帶著鍋到北京來,用家鄉的爐火,燒出北京人喜歡的味兒。

像是水煮魚,理應是系出川菜,而且是改良過的川菜,四川老鄉說,水煮魚是在北京發跡,紅遍中國傳回四川。

眼前的這一碗廣西桂林米粉,等我去過廣西桂林,才能知道這是不是地道桂林名產,還是改良的京式桂林米粉...:Q

霹靂辣醬的批也思:
台灣的蚵仔麵線,久煮不爛的手工紅麵線當然是主角,傳統的配料大抵是鮮蚵與水煮大腸。上桌必備調味料則是蒜末與烏醋。
發展至後來,有加入肉羹的。如:士林廟口的麵線。更甚者,大腸則是紅燒式的滷大腸。
隨著麻辣鍋的風行,靈機一動,變身麻辣麵線,講究的是麻辣的勁道,連烏醋都不必加。
這都無妨。口味好,自然有人上門,不必拘泥誰正統誰演繹。

謝謝魷魚羹的辣椒醬。
怎地,我就想起了在西門町漢口街的謝謝魷魚羹。
唸書的時候,空堂的幾個小時,去西門町趕場電影,必吃謝謝魷魚羹加兩瓢特製辣椒才算儀式完成。
那個辣,又不同於光是岡山式醃製辣椒醬的鹹辣法---我第一次看到辣醬是油泡製的,便是在謝謝魷魚羹,屬香辣風情。

原來,在辣椒醬的世界裏,也有這樣姿色各異的辣法。
鮮切的辣椒加醬油泡著的,個人以為最適合港式點心以及台灣滷味。
醃製後辣椒化於無體無形的辣椒醬,做乾拌麵必不可少。
有辣渣子的辣醬,吃福州傻瓜麵千萬別忘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爐主納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