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雖然無論貧富狀態是有餘或負債,對我來說實體世界的變化,好像已經不會造成我的壓力和負擔,但我推崇的勞動的人生這種不得閒的人生哲學是從頭到尾都沒有變的。
所以,如果可以活到80歲(80-53=27,他馬的,要不要這麼貪心活這麼久?這是假設,我自己根本沒有這種自信XD),我還有27年的時間需要"被設計",於是可以想一想,我要怎樣勞動地花掉接下來的時間。
Part 2
從過年前到今天快2月底了都一直在當地陪,除了中國的朋友來台灣玩耍,還有的是商務考察(賣米的,賣花的,賣書的,賣餐的,賣旅館的,賣茶的),每天都要到半夜才"下班",最有感的就是體氣下降,感覺累得要死,這種感覺延伸到工作的作戰狀態,我就一點勞動的自信都沒有了。
Part 3
斷捨離的要義:不囤積就不會過期。
[最近的買物清單]
薰衣草森林的薰衣草精油皂380 / 客家手工豆皮一大捆好便宜350 / 北海道昆布一大把250 / 宜蘭桔餅+竹薑打包價500 / 收到禮物是乾燥香菇調味零食、東京和菓子以及一包東方美人茶。
斷捨離的人生需要檢視「進家門」和「出家門」的東西。大概會有一段時間都是吃昆布湯煮豆皮,喝桔薑茶養肺,泡東方美人茶。不囤積就不會過期。
喜歡冰箱空空的畫面。
以前有一個朋友說冰箱滿滿的很有安全感,吃得感到撐死了也有安全感更有幸福感。塞滿的狀態是不容易有新東西放入,置換,因A+B可能等於C。塞滿滿是死亡的狀態。
塞滿的冰箱是食物的墳場,飽撐到髮際線的人生是死亡的狀態,所謂的安全感顯得人云亦云而蒼白虛空。
我的母親說過一句話倒是可以畫紅線:想要的時候,有錢可以買得到就足夠了。她說:今嘛嗯免。意思是說現在沒有缺。
從貧窮而來的智慧是無缺。
無缺就是圓滿的,也就沒有囤積和過期的煩惱。
無缺就是一個充滿安全感的狀態。
Part 4
台北的獨立小店咖啡廳真是到了一種氾濫的地步。回來這兩年觀察到這股流行(?)旋風只有越颳越烈,也像是燎原之星火,一發不可收拾。且別說以前經常光臨的獨立小店,喜歡咖啡的中堅人口還做出了咖啡地圖。
https://cafenomad.tw/map/taipei
在家工作真的效率太低,這網站貼心地歸類出工作嚴選,真是心有戚戚焉。
從咖啡地圖分析起來,可以歸納出咖啡館激戰區,人文宜居社區,還有靜巷密店。可能和房地產的價錢也有關連之處...就像放放堂一開,附近鄰居說他們家的馬上每坪漲10萬。哈!
想要實踐的生活理想是否可以當成動力?
KDW說過不知藏在哪裡的能量會在某時某刻湧現!我好像沒有過這種時候,但是明白這力量的可貴。
所以,未來的納豆奶奶啊,妳不要管現在會不會死,以後要不要死,只管帥氣的勞動到死吧,就算沒有源源不斷的動力,也請動起來動起來動起來吧。
P個S
0222,下在北京的2017年的春天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