阪急宇治站。
一進到這個車站我就驚呆了。
以清水混凝土為建築主體的車站,本身已經具備了現代建築最最主流的語彙,但見整個空間配置和動線,我以為我來到一個星際轉運站的太空基地。照片只能呈現一隅,無法盡窺全貌,除非身歷其境。
已經不想搞清楚腦袋裡面閃現的思緒,在過去幾個月,過去幾年,甚至過去的往日時光,被吸進去吐出來的各種車站,沒有任何一座像這一座,這麼單純,這麼有力量(沉默的囂張?),這麼現代感。
好不好,漂亮不漂亮,已經不是重點。這樣一座車站不好嗎,這樣一座車站不漂亮嗎,這樣的問句都不足以解讀,連喜歡或者不喜歡都留給看的人,用的人,自己去評價。
我想這是藝術品的境界,就是見仁見智的意思。
本人我自己倒是很喜歡啊。
我要從這裡出發,往,太,空,前進。
宇治上神社。
並不是有多愛逛廟唷,不是的,只是經過。鄉下地方什麼東西都挨著,鄰家挨著神社,樹挨著山,橋挨著水,人挨著宇治。
下課的時間走過橋上的除了遊客,就是回家的人們,還有學生。
棒球隊少年一行走過。
我嘟囔的一句:喔哦~青春........的肉體。
XDD
茶的原鄉。宇治。
木頭色的宇治。
抹茶綠的宇治。
有源氏物語故事的宇治。甚至有源氏物語博物館。
有山有水的宇治。
生活小情調的宇治。(真正意義上的小確幸?)
雞犬相聞的宇治。
小孩子有空地可以跳房子的宇治。
整條街都是茶香的宇治。
把宇治茶三個字當做包裝紙的宇治。
去年(2014年)10月才整修完畢,平等院。被列入世界遺產的寶地。
http://www.byodoin.or.jp/ch2/about.html <--更多資訊可以前往這裡,繁體字的。
沿革
永承7年(1052),時任關白官職的藤原賴通從父親藤原道長處繼承了別墅,將其改建成佛寺,並命名平等院。這一年在當時被視為末法初年,末法思想深入貴族和僧侶之心,祈願往生極樂的淨土信仰廣泛流傳於社會各階層。次年,即天喜元年(1053),平等院的阿彌陀堂(鳳凰堂)落成,堂內安置了由平安時代頂級佛師定朝製作的高一丈六的阿彌陀如來坐像,華貴至極。約一千年前修建的建築物和佛像一直流傳至今,並被列入世界遺產。
非常了不起的一個佛教勝地,對於涅槃淨土無所追求,那個境界我不懂,但是看見圖像,例如佛像雕刻,造型,雕刻技法,尺度比例,還有故事,反而引人入勝,神馳不已。
特別開闢了一個開放的影片播放空間,遊客可以看到修復過程和細節,真是令人感動的工藝精神。
引人入勝的,幾乎都是手工業。
對了,屋頂上站的兩隻雞.....鳳凰,姿態神氣真是完美至極,我在想,一千年前莫非真的有鳳凰這種動物呢。
小巷子的"食事處"可能只服務地方人,門臉都是小小的。有趣的是趁此新茶初發,把嫩葉拿來炸天婦羅,這種地方限定,又是季節限定的"旬之味",店家就把一袋一袋的茶葉天婦羅包裝好,放在店門口,想買的人,自己投幣"擠爸摳"就可以立即享用。這種境界比平等院還平等,像是夜不閉戶的大同世界。
宇治迷人的地方,不是表參道,不是地方限定的手信,不是茶也不是霜淇淋,是這個,新茶天婦羅後面的情懷。
照片拍得不好,但我最喜歡這兩張。
有名的名店。我這種不肯排隊的人,也因為陪著遠道而來的客人想來宇治,想要名店一下,只好耐著性子等著這一餐的下午茶。
對我來說,反而這個比較像到此一遊咧。
空間環境都好。好,怎麼個好法呢(職業病發作中)?
先在門前的登記簿上寫上預約的人數,勾選你要是坐室內,還是室外,還是都可以。
然後等叫號叫人。
落座後,餐墊水杯濕紙巾上。服務人員剛剛好親切,不多說多餘的話。
人很多,但是互不干擾,所以不會吵雜感。
菜單設計簡潔明瞭,熱食冷飲冰品甜點品項多,但是圖很大,識別度高,縮短客人點餐猶豫時間。
上菜迅速,動作標準。
還有雙語的說明書,步驟圖,教客人怎麼泡茶。有效縮短服務時間,效率化的提高翻桌率。
茶寮結合商品販售,動線分開,喝完茶有刺激到購買動機,一個也跑不掉,很多人更在等待的時間就敗了不少。
品牌老店的活力,我算是見識到了。
JR宇治站。
是從這裡出發的旅遊路線。倒過來看也很有意思。
我去過宇治了。
喝了宇治茶,品了宇治金時,沒有買新茶天婦羅,看了一眼平等院。經過宇治川,走到了宇治上神社和源氏物語博物館,在那裡盪鞦。
這是我的宇治行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