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搬到頂樓暫居,快要一個月了,過著室內宿營的生活,因為沒有桌子,就把地板當作活動桌---居然有了匍匐前進的意象。
02.早晨起來泡咖啡,泡茶,沒有早餐的習慣,自然不用傷腦筋。
如果沒有外出,午餐吃過泰國泡麵,味味A排骨雞泡麵,發願吃素的三天是燙高麗菜配義美的蘇打餅乾。
台糖的原味麥片沒有味道是OK的,豪華一點的時候加進去肉鬆,
有兩餐很不得了,買到手工製店家秘製黃金泡菜和干貝醬,
一拌就拌進去小半碗,味道奇好,真是奢侈的麥片。
把白麵煮好加入最後兩公分干貝醬,變身飯店等級的乾麵,心滿意足的完食。
罐頭食品這一個多月吃得很頻繁,玉米粒罐頭也能當一餐。
海底雞罐頭吃了兩罐。
鯖魚罐頭一罐。
原先叫做配菜的東西,全部拿來當作主食,吃完不餓就是。
圖個溫飽。
03.整修的過程是這樣的,拆除作業,然後是泥作,水電配管,木工,油漆,設備就定位,裝燈,收尾。現在來到木工退場。下星期就是油漆。
04.打包作業時忘記隨身DVD包在哪一包,昨天多看一眼某帆布袋,發現DVD player和紅酒打包在一起。自己覺得好笑,這兩個東西的關係是甚麼---小心輕放嗎?
這兩天可以看電影了。
05.星期六的早晨陽光晴好。
昨天晚上洗好的衣服晾在室外,被陽光烤一烤變成酥酥的。
住頂樓的好處這個是非常棒的優點---不要去晾在風大的那邊,以前老是把T-shirt吹走,
都不知道衣服被吹去哪裡咧。如果搬到樓下去,就沒有這樣的好處了。
我在樓下搞了一個室內陽台區,畢竟清潔大業還是一生當中佔到非常重要比例的事業。XD
06.因為陽台。因為頂樓天台風光無限好,因為將來樓下得有晾衣的地方,
覺知了陽台這個詞的意思。走在路上總也抬眼看著住宅建築的陽台---
台北人是怎樣使用陽台的?
這是非常有趣的觀察,但從路人的眼光得知,行為本身也許有竊賊探路的嫌疑,東張西望的,品頭論足的。
老式公寓都把冷氣的室外機裝在貼牆壁面,遠遠看就是建築的青春痘。
有前陽台的,裝上任何鐵窗,花隔鋁,不鏽鋼防盜窗,西式雕花窗,飄窗,任何一種窗顯示出屋主的貪心---
企圖往外延伸空間,多一點點也好。如果種上花草,悉心照顧的不多,枯槁頹鄙的比較多。
大多一樓有庭院的,也都加蓋遮雨棚,封了個密密實實,如有一處敞亮的一樓庭園,顯得這屋主懂得自然,懂得生活了。
新建的大樓或者公寓也許因為有管理規定,外牆幾乎沒有冷氣室外機的影子,陽台的防盜窗也是內縮的,這讓人感到欣慰。
被抑制的擴張企圖,顯示為現代人必須具備的美德。
喜歡有前陽台,後陽台的老公寓。都不要加鐵窗。
廊下掛上幾株觀葉植物。後陽台是用來洗濯晾衣的地方,要有手洗物的洗濯台,甚至可以洗拖把。
這種老公寓我住個一個,在永吉路30巷,三房一廳的那種格局,
我住其中一間,大窗戶對著後陽台,挑高也夠高,
夏天不用開冷氣,冬天不用電熱器,那真是一段豐滿充實的好日子。
可能是因為這個緣故喜歡老公寓嗎?
07.裝修過程中的事故已經不用提。
工頭也是那種看過吸引力法則的書,看過"秘密"這個影片的好人,
除了工程中對工班犯下的錯誤給我深刻的道歉之外,也提出補救的辦法。
溝通的過程中從業主的角度,提出最嚴重的一句話是:如果叫我全部吞下,是對不起我自己,但要全部算在你頭上,扣你的錢,我會對不起你,所以請你跟我共同承擔,提出解決方案。
共同承擔。這就是勇氣嗎?
後來某大人說因為我的寬容,這些看似失去的,將來會以不同的型式回報。
這句話有安慰到。
08.幽微一瞬。
"我們家我已經整理好了,你要過來坐坐嗎?"
喝令自己停止這個念頭,不要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