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會坐出租車去上班。
之前住雙井,轉兩趟地鐵,這距離打出租,也要36元。
(我的出租車歷史是四惠到國貿13元。四惠到長虹橋21元。安貞到三里屯26元,然後是雙井到地安門36元)
現在住六號線的青年路站,一打出租,馬上到42元。堵個車,破50。
折算下來差不多新台幣兩百元的計程車錢跑14公里,對比台灣的距離其實不算貴。在台灣從自家出入辦事,多是出門這一趟坐計程車,回家才坐捷運+走路慢慢晃回家,車資當場除以2,以為自己還是有省到。
但,如果4塊錢就可以到,實在沒道理花42唉。我是因為這個原因心疼。
其實,我也不是要說我心疼計程車錢。是我偶爾作出租,我總會聽到出租車師傅跟我說錢不好賺。
意思就是開車很辛苦。
我有時虛應故事,有時會說大家都很辛苦。
今天這個師傅聽我口音,知道我是外地的,還問我有沒有在北京買房子。
大家都很辛苦,不是每個人都買得起房子啊。<--我沒說這個,這個是我內心的小劇場。我根本不想要跟任何一個人去爭辯"當初"應該要買房,現在脫手至少可以賺10倍,也就不用上班了云云。
我只是很安心的上我的班。坐在計程車裏的40分鐘,我可以馬上用微信辦公討論或者回覆(我沒有接受微信辦公的方便和隨時應召的特性),這一趟回北京,我就是讓我自己"收下來"這個新時代的工具,不必再討厭它。
如果不是要回微信,那麼,把手機收起來,欣賞車外頭的北京一線風光,隨著時間變化,風景仍就獨好。(今天出租經過故宮角樓,很好看很好看。我好久沒用走的經過這裏了。)
這兩年我也有賺不到錢的憂慮。即使收入沒有變多但是東西真的變貴了---是這個感覺讓我覺得賺不到錢。
於此同時我真的好想知道我只給我的文案七千RMB的薪水, 們是怎麼活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