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個這樣的話
22. 相愛是一種奇蹟,有著凡人無法計算的機率。遭遇意外,需要奇蹟挽救希望。面對殘酷的生活,相信奇蹟,讓我們因為隱藏的希望而可以繼續。
娜靜與七封約好了。這一天,是七封想盡辦法定出來的約會,要和娜靜一起去吃冷麵找錄音帶 ( 畫面出現 NOW 專輯 ! 我有這捲錄音帶耶 XD) 。就去三豐百貨吧,年輕人都去約會的地方。
然而,這一天對韓國人來說是一個極為傷痛的日子。 1995 年 6 月 29 日 17 點 52 分,上個世紀的九十年代在韓國首都發生的這一件死傷慘重的大樓坍塌事件,被稱為世界史上最嚴重的大樓自行坍塌事件。
娜靜已經遲到了,路上又塞車。驚雷一般的新聞快報震撼了所有人。
( 我的記憶被拉回到 1995 的夏天,非常駭人聽聞的電視畫面傳來災難畫面與永別的信息。 )
" 我的朋友,
他在三豐百貨等我。
他是不是已經在瓦礫底下 ?
不會吧,他還活著吧,他在等我。
怎麼辦 ? 萬一,真的因為等我,而 … 那怎麼辦 ?
不會的,不會的,老天爺,請你幫幫忙,千萬別有事。拜託了,拜託啊 ..."
成娜靜跑了起來。
我想說的重點是 :
戲裡面的七封,不曾因為這種死別的威脅,從此增加在成娜靜心中的重量。
畫面中,對街的七封站在那裏,是紅燈暫時將他們隔開。
人行道的彼端是活著的七封,娜靜看到了 !
戲劇中,做為娜靜的任何一個朋友,有關係的人,友愛的朋友,
娜靜都會抱著他哭的,因為我們剛剛與死別擦身而過。
七封走過街,叫了娜靜。
娜靜抱著七封痛哭。
謝謝你活下來,謝謝你沒有事。
娜靜的眼淚不僅僅為了七封恍如隔世 + 幸好你沒事 + 自我愧疚 + 喜極崩潰的眼淚,
更是哀悼那一天逝去的生命,為了歷史上的那一天哭泣。
首爾人,成娜靜哭的那個時代,如同酹向江月的酒,
祭奠那個悲劇,還有那個一去不返的時代。
我們需要奇蹟。
但是奇蹟的機率太小,於是 [ 不奇蹟的那很大一部分 ] 就可能是犧牲在無常之下。
垃圾醫生在急救的地方收到了一個到院死亡的罹難者 --- 剛剛還要慶賀太太出院的病患家屬,這個家屬只不過去三豐百貨買紫菜包飯,就此離開。
無常的殘忍,叫做意外。
活下來的,才叫做奇蹟。
人們幾乎要自絕於絕望的深淵,但是也會因為生命力的神示受到重生的鼓舞。三豐百貨的倖存者讓人們在絕望的懸崖,迴身往繼續活下去的路上大步走去。
這樣的話,我們會更珍惜活著的人,是嗎 ?
謝謝你,現在,在 !
人在無常面前根本就是小螞蟻。
上帝哼哼嘲笑我們的哭哭笑笑。
好殘忍。 (Janet)
你們的 1994 。然後到了 1995 。
韓國的觀眾呀你們應該驕傲的,有一部戲劇替你們發聲,
說了你們的故事,用集體記憶的影像記錄,鐫刻了生命軌跡。
--- 請回答 1994 精采旁白 ---
有的人說奇跡是存在的,有的人則說根本不存在什麼奇跡,
但到頭來,當要緊關頭來臨時,無論是誰都會祈禱,並期待著奇跡的發生,
所以奇跡是必須存在的。
為了讓人們在每個緊要關頭都能保有一絲小小的希望,
奇跡必須存在。
比起意想不到的幸運,人世間更多的還是意料之外的不幸。
我們不能只盼望著奇跡的發生,因為生活是冷酷而絕情的。
奇跡到頭來就是個概率的問題,奇跡只存在於一個人身上,
對於其他的 9999 個人來說,奇跡只是一句空談。
生活會用這種絕對而壓倒性的概率決定一切,它無比殘忍。
奇跡之所以被稱為奇跡,正是因為它的罕見性,
我們不能只盼望奇跡發生,因為生活是冷酷而絕情的。
生活會用絕對而壓倒性的概率決定一切,即便如此,還是需要奇跡。
比起絕不會發生的絕望,還是一千萬次中出現一的微小幾率會更好些。
只有如此才會有希望。
對待生活,我們需要這種希望。